12月17日—20日,第四届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简称大艺博)在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今年大艺博为观众带来了来自全国90所院校的 500位青年艺术家的1480件优秀作品。主办方还在现场开展艺术导览、光影盒子艺术体验、巴西艺术家的新媒介艺术等众多艺术项目,为市民提供“好玩的艺术”,享受创作与分享艺术的乐趣。 作为国内定位于最年轻艺术创作群体的最大规模艺术博览会,大艺博已经迈入它的第4个年头。经过4年的发展,以“把艺术带回家”为口号的大艺博,不断寻找学术与市场结合的道路,为青年艺术家提供高水准的展示推广平台,并向城市中产家庭介绍青年原创艺术。 然而,大艺博在赢得部分行内人士赞誉时,办展3年来市场上也不乏微词:“大卖场”式展览误导市场审美?展场内“行货”比艺术作品卖得更好?市场导向“捧 杀”青年艺术家?购藏大学生艺术作品不靠谱?针对种种异议,南方日报记者对大艺博主办方、参展艺术家与行内人士进行走访,探讨买家应如何正确看待与评估青 年艺术家作品,使市场需求得到更有效的满足。 参展作品平衡艺术与市场 走进本届大艺博会场的每一位观众,相信都会感受到主办方策展理念发生的微妙变化:在本届大艺博的展览设计上,主办方将类别打乱,按照风格及题材分为“绵延山水”、“面孔”、“万物盛开”、“抽象之美”、“永远的表现主义”、“当代性·艺术最前沿”等6个展区。 “我们前三届的展区都是按照传统的画种进行划分,这次经过‘解读’的分区对观展带来更好的引导作用。”华艺文化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李峰认为,本届展场突破类 别局限的分区模式,令观众看到不同的风格流派对各个类别创作的影响,以及同一类题材在不同材质与不同媒介中的表现差异。 在国外,青年艺术家一般先经过画廊的发掘、筛选和培育,再进入市场,博览会对其作品定价也以前者为依归。然而,在画廊发展尚不成熟的国内,何以评判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价值,一直困扰着市场。大艺博对展品的审查标准,同样未能免于批评家的质疑。 有人认为,大艺博的展品良莠不齐,甚至一些“行货”卖得比优秀作品还好,这给市场审美带来误导,也使艺术家作品投市场所好,趋于流俗,无法让人感受到大学 生应有的活力。不过,李峰对此却并不担心。在他看来,美术学院和成名艺术家的共同参与,已使大艺博形成足够严格的审查标准。 “一个人最宝贵的时光就是他的学生时代。艺术家最在意的作品一定是他的毕业创作,这样的作品不可能是‘行货’。”李峰认为,大学生创作的作品很纯粹,尽管他们的不足同样明显,但不应否认艺术家从中所耗费的心血。 不过,李峰也承认,如何平衡学术与市场的不同需求,一直都是大艺博面对的难题。但他并不认为大艺博已成为市场的附庸。“我们展出的作品和市场审美是存在差 距的。”他观察到,每年大艺博都会有一批专业画家前来买画,而且他们都是最后一天进场,买那些最难出手的作品:“这说明我们并没有排除当代性的艺术作 品。” 李峰介绍,目前大艺博有三分之二的作品会考虑市场需求,但仍保留三分之一只考虑艺术性的作品,而不会顾及它们在市场是否卖得好。据了解,每年大艺博的销售量都在50%上下。 大艺博今年还首次试水设计类展示:“有艺思”2015大艺博设计外围展单元,邀请10个由近年毕业不久的新晋设计师创办的设计工作室参展。博览会期间,观众可以在设计展位看到这些工作室带来的一系列具有温度与情感的家居、礼品、文具、首饰等设计作品。 “设计类作品在市民家庭的需求量大,尤其在“80后”群体中。”李峰说。广州拾木记工作室创办人、艺术总监郑志龙表示,设计类毕业生缺乏推广渠道,原创设 计师的作品能够压价的空间更有限,大艺博则为他们带来很好的检验平台。主办方表示,外围展未来将可能晋身为大艺博的常设项目。 大学生作品投资潜力有限 第四届大艺博共有逾500位、来自90所院校的青年艺术家的1480件优秀作品参展,它们从超过3万件应征作品中甄选产生。除国内院校外,还有来自俄罗斯 列宾美术学院、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美术学院、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法国图尔宽高等艺术学院、京都造型艺术大学等国外艺术院校的学生参展。 回顾过去三年,大艺博共展出全国超过2000位青年艺术家的5200件作品,近800位艺术家通过大艺博获得赞助,45位青年艺术家获大艺博优秀奖项资助。 大艺博的展品的定价也是每年舆论关注的话题之一。大艺博的展品均价近年来也一直有所提高。记者在本届展场观察到,大部分作品价格从两三千元至数万元不等, 个别作品高达十多万元。优秀青年艺术家入围作品专区的均价会否比一般作品更高?有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大艺博的作品都是定价后再进行评奖,作品均价与场外并 无差异。 “与过去一样,大艺博一直希望能将学生作品的价格压得尽量低一些,以方便更多家庭购买。”李峰认为,1万元左右的作品定价最为合理。 尽管主办方多次强调大艺博以发掘城市家庭艺术消费为初衷,但也有买家将参展作品视为“原始股”,期待未来能有较大的升值空间。但不少专家表示,青年艺术家还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风格,将大学生作品视为艺术投资的对象并不明智。 “大艺博只是让学生们试水市场的一个机会,不能代表他们作品的真实价格,也不代表他们的艺术已经很成熟。”南岸至尚美术馆馆长许多思提醒,无论学生还是买 家,都不要将大艺博的成交价看得太重:“买家一定不要抱有投资心态,前提一定是喜欢,等于买了一件名牌衣服或皮包,只是纯粹实现它的艺术欣赏价值。” 不过,许多思同时指出,由于艺术品整体价格长远存在上升空间,而大艺博对作品质量已进行把关,购买展品不存在贬值的风险。 为将学院传承与鼓励创新结合的优秀作品集中向观众进行展示,今年大艺博还设置了“许钦松创作奖”获奖青年艺术家专区。截至19日,参展的60多幅获奖作品已有超过一半售出。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欧志葵实习生 施李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