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中国画名家行邀请展
展览城市:浙江—金华
学术主持:边平山
策 展 人:张兰
开幕时间:2015.5.23.上午10:00
展览时间:2015.5.23—2015.5.31
展览地点:艾青纪念馆
主办单位:
金华市委宣传部
民盟金华市委员会
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总局
承办单位:
艾青纪念馆、
莹宝泰美术馆
协办单位:华人集团
金华市美术家协会
参展艺术家:(按年龄排序)
郜宗远、郭石夫、赵准旺、苗再新、周逢俊、初中海、边平山、王家训、顾平、李翔、张立奎、窦金庸、茹峰、魏广君、赵跃鹏、吴建明、夏荷生、张建京、乔宜男、王平、樊怡、杨文森、罗翔
【展览前言】
金华是一方灵秀之地,古称“
婺州”,李清照有诗“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令人遐想千年;“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吕祖谦、陈亮的学术影响亦由此发端;贯休、黄宾虹大家和近代画坛名家张书旂、吴茀之等均出于此。金华又是经典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先生的故乡。今天,在这一方既不缺乏诗人、学者,也不缺乏画家的土地上,举办"中国画名家行作品邀请展",暗示着画家对绘画本体追本溯源上的一种态度。
今年正值抗战胜利70周年,画家与普通人一样,由忧国走向爱国。从广义上理解,坚守和发扬国粹,维护学术良知和底线,用画家的思想、笔墨抒发心中的情感,都是爱国的体现。事实也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自信,首先是精神的强大、自信,而画家的一份担当和良知,就是精神的组成部分。因此,当下的画家,面对的绝不仅仅是一张宣纸、一池松烟、一管毛笔,它恐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可以这样说,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应该在于唐代王维“以诗入画”的概念提出之后,由于一大批文人、士夫介入到绘画中来,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等等文人对文人画的推动,影响深远。因不为形役,因主张自我,这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家”与工、匠不同,也与画师有异,工、匠更接近于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画师又过于职业化,有自设樊篱的嫌疑,而画家则带有文化层面的自觉性。当下“画家”的泛滥,主要缘于大众乃至业内对国画本体的认知缺乏一致性,因此中国画带着娱乐、游戏的态度以市井化的状态充斥着大多数的视觉空间中,使人无所适从。
依此而论,今天在浙江金华举办“中国画名家行作品邀请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表达了策展人和画家对当下中国画创作的一种态度,并通过笔墨来构架画家心中的那方净土,彰显所邀画家对中国画传统的敬畏之心。“敬畏”二字,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它虽无法量化,却能在点线、墨彩之间,隐隐感知到。此次所邀画家,均在全国有相当大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个人风格鲜明,性格更迥然不同。让一群有个性的人,用他们的作品,在同一个平台上最大限度地诠释自身的艺术观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碰撞、吸收、融合乃至坚守,都是这一台戏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过程必然十分精彩,甚至可以感觉到碰撞时的火花、交融时的体温。这既是一场奔放与精微、突破与重组、小桥流水与大江东去并存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画家对“画家”称谓的自我定位。同时也是一次官方与民间、北方与南方、学术与市场多重组合的有效尝试过程,让“艺术”回归到艺术,让艺术成就艺术品。
一城青葱,八婺风流。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充满无限生机的季节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期望、去畅想……
(文/吴建明) |